12月12日上午,歐盟委員會、歐盟理事會和歐洲議會就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又稱“碳關稅”)進行了第四輪三方協(xié)商。13日凌晨,歐洲議會議員與理事會達成臨時協(xié)議,建立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以應對氣候變化和防止碳泄漏。 根據(jù)雙方達成的協(xié)議,碳邊境調節(jié)機制將會覆蓋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除了歐盟提出的這5項產品外,**協(xié)議也加入了氫能源、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特定前體和某些下游產品,例如螺釘和螺栓等類似鋼鐵的制品。 CBAM是歐盟“Fit for 55”減排計劃的**部分之一。2021年7月,歐盟發(fā)布了名為“Fit for 55”的一攬子減排方案,其中包括擴大歐盟碳市場、停止銷售燃油車、征收航空燃油稅、擴大可再生能源占比、設立碳邊境稅等等12項新法案,目標是在2030年前讓碳排放量較1990年降低55%。 自2022年6月22日歐洲議會通過議會版的CBAM方案后,歐委會、歐理事會和歐議會三方已全部形成了各自的CBAM方案。三方已于7月11日、10月4日和11月8日已進行了三次討論協(xié)商。 根據(jù)本次達成的協(xié)議,將建立歐盟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使在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TS)下的歐盟產品支付的碳價格與進口商品的碳價格相等。這將通過強制進口到歐盟的公司購買CBAM 證書來支付在生產國支付的碳價格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中的碳配額價格之間的差額來實現(xiàn)。 歐洲議會表示,該法律旨在激勵非歐盟國家提高其氣候雄心,并完全符合世界貿易組織 (WTO) 規(guī)則。只有與歐盟具有相同氣候目標的國家才能在不購買 CBAM 證書的情況下向歐盟出口。因此,新規(guī)則將確保歐盟和全球氣候努力不會因生產從歐盟轉移到其他國家造成的碳泄露。 歐盟將成為世界上**個對其進口產品設定碳價格的貿易區(qū),法案將從 2023 年 10 月 1 日起適用,但有一個過渡期,在過渡期,進口商的義務**于報告。為避免對歐盟產業(yè)的雙重保護,過渡期的長短和 CBAM 的**實施將與 ETS 下**配額的逐步淘汰掛鉤。 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和歐洲理事會將在本周晚些時候就 ETS 的修訂以及納入 CBAM 法規(guī)的結果進行協(xié)商。
CBAM涵蓋范圍 CBAM 將按照委員會的提議涵蓋鋼鐵、水泥、鋁、化肥和電力,并擴展到氫氣、特定條件下的間接排放、某些前體以及一些下游產品,例如螺釘和螺栓以及類似的物品鐵或鋼。 CBAM實施期限 CBAM規(guī)則從 2023年10月1日起適用,存在過渡期,但由于過渡期與EU-ETS(歐盟碳市場)**配額退出時間表息息相關(避免雙重保護原則),過渡期的長短和 CBAM 的**實施將與 ETS 下**配額的逐步淘汰掛鉤。因此具體的時間將在EU-ETS**方案與CBAM實施進行協(xié)商后確定。 擴大范圍 在過渡期結束之前,委員會應評估是否將范圍擴大到其他有碳泄漏風險的商品,包括有機化學品和聚合物,目標是到2030年包括 ETS 涵蓋的所有商品。他們還應評估方法間接排放和包括更多下游產品的可能性。 下一步 該部分協(xié)議取決于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協(xié)議。在新法律生效之前,議會和理事會必須正式批準該協(xié)議。新法律將在歐盟官方公報上公布 20 天后生效。